马嫱副教授引领学子揭开中国极地科学考察的面纱

撰稿:学生新闻社 郭艺枫  摄影:科研工作部 蓝明通  
2020-09-17


  南北极地区由于其原始性、敏感性、脆弱性和放大性,成为了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,是地球留给人类的最后一块生态安全屏障,与全球环境变化、经济可持续发展、人类的生存和命运休戚相关。
 
  9月15日下午,在经管大楼309教室,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、中国南极科考第22次考察队队员马嫱引领学子揭开中国极地科学考察的面纱,科普我国极地考察的发展历程以及考察项目与成果。
 
  马嫱表示,相对于距离我们更近的北极,我国对于南极的科学考察次数更多,时间更加固定。这是因为北极几乎都是海洋,因此对北极的科考其实就是基于大洋考察。她从我国的极地科考历史、考察船和考察站、考察任务及成果三个方面展开讲述。
 
  马嫱从船体的长度、宽度、排水量和吨位介绍了考察船的情况。她表示,我国目前拥有四个已建成的南极考察站(中国南极长城站、中国南极中山站、中国南极昆仑站和中国南极泰山站)和一个在建科考站(中国南极罗斯海新站)。马嫱提到,在这些站点中,位于南极大陆内陆的中国南极昆仑站建设难度最大。
 
  提到考察难度时,马嫱强调了西风带气旋带给科考队的极大挑战。“当我们的考察船开到西风带范围内的时候,我们就需要见缝插针地通过。天气情况较好的时候,争取开足马力尽快通过。如果碰巧遇到了气旋,也只能迎风而上与它对抗。”船上的物品会因为船的晃动而散落一地。因为晕船的不良反应,科考队员们在执行任务时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。因此,队员们需要在进行考察任务之前把胃里的东西吐掉。
 
  马嫱还介绍了南极考察需要的工具和材料,并介绍了南极路基考察、海冰观测、南大洋考察等研究情况。她建议对极地考察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多途径进行了解,增强对极地环境的保护意识。
 
 
  编辑:传媒中心 甘丽红

(转载需标注来源“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