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盈蓓副教授解读真善美的艺术实现

作者:人文与传播学院 陈望舒  2024-05-07 浏览量:10

“本体建设是重建‘真善美’元价值体系的基础,审美的价值与人的进步具有同一性,要解决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,拯救唯我主义的审美贫困。”57日上午,第416场教师公共学术讲座在经管大楼209教室举办,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朱盈蓓作题为真善美的艺术实现的讲座。

讲座伊始,朱盈蓓阐明了本次讲座的主题,也就是“真、善、美”三者的辩证关系及实现方式:真善美是人类追求的三个向度;真是思想的最终目的,善是行为的最终目的,美则是感受的最终目的;艺术是真善美实现的中介。

紧接着,朱盈蓓讲述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“艺术终结论”主张、班可西名画《女孩与红气球》的拍卖事件、路易斯·韦恩插画风格史等案例,引出了现代审美对于“真”的挑战;借用著名思想家卢梭的主张观点及其所写的著作《忏悔录》,论证了真诚坦率自省意识的重要性;通过柏拉图《理想国》中的洞穴神话,论证了真理和智慧所散发出的光芒;继而通过这些案例,总结出“美是真与善相统一的自由形式”的观点,进而承递了更为鲜明且具有广泛实践意义的主题,即“如何在后现代审美贫困的语境下重建‘真善美’的元价值体系”。

在讲座的后半段,朱盈蓓运用大量的文艺作品案例,串联起从“悲剧与崇高的变异及丑学的建立而造成的形象泛化”到“形象泛化对审美主体产生的影响”再到“审美共通感与现代社会”的主题线索,再次点明了本场讲座的主题——真善美的艺术实现需要重建元价值的体系。

对于如何重建“真善美”的元价值体系,朱盈蓓给出了如下建议:“从深层背景看,需要人类共同的文化信仰与理想目标,需要建立人类发展所依赖的精神价值形态等,但当前最迫切、最根本的任务是:进行一场大众日常生活的革命,即努力致力于人的心性改造与人性的内在建设。”

在讲座的最后,朱盈蓓化用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“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,用光明驱散黑暗,用美善战胜丑恶,让人们看到美好、看到希望、看到梦想就在前方。”的论述,发出了“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引领下的自觉艺术创作展望,以彰显中华民族的信仰之美、崇高之美”的展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