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秉真,曾求学于台湾大学、哈佛大学(Harvard University)和布朗大学(Brown University),从理科专业跨越到人文专业,年近四十时,又因为对护理感兴趣,修读了公共卫生学。蒲慕州,熊秉真的先生,大学期间因深受庄子哲学的影响,重新选择了人生志趣与方向,从工科跨到哲学,之后到台湾大学修读历史,随后赴美国专研埃及学,回国后专攻中国历史学,是少数能够同时从事埃及学和汉学研究的中国学者。
3月23日下午,我校嘉庚讲座在主楼群1号楼517多功能电影放映厅开讲,蒲慕州、熊秉真夫妇俩人远道来“嘉”,分享了他们曲折又丰富的求学经历。他们专攻历史,是学识渊博的学者,目前均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。我校戴一峰副院长出席并主持了本场讲座。
“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?”讲座伊始,熊秉真教授向同学们分享了这句话。据了解,这句话是一本畅销书的书名,也是近几年来美国大学生最爱讨论的一个问题。熊秉真教授表示,“降落伞”寓意人生方向,“降落伞的颜色”则寓意每个人对自己人生方向的选择。“不管是求学,还是工作,每个人每个阶段都应带着一种属于自己的颜色降落。”她提醒大家,人生就像降落伞,总会降下来,虽然你无法决定会降落到哪个地方,但可以决定你的降落伞的颜色。
那么,熊秉真教授如何选择自己“降落伞”的颜色呢?从理工科到历史,再到医学,熊秉真教授介绍,这是她的降落伞的三种不同颜色,而遵循内心、勇敢地探索自己的兴趣则是她的求学经历多样化的原因。
和熊秉真教授相比,蒲慕州教授的求学经历则多了些“玄妙”成分。原来,刚上大学时,蒲慕州接触了庄子哲学,被道家倡导的自由触动到。有一次,蒲慕州看到了一只在泥土中苦苦挣扎的蚂蚁,他就有感而发,思考着自己与这只蚂蚁的区别。“这只蚂蚁触动了我的心灵,让我重新思考人生志趣和方向。”蒲慕州教授表示,为了专研庄子哲学,他放弃了之前就读的工科专业,重新考取了哲学专业,“降落”在历史这门学科上则是因为想要更开阔地阅读“世界”。蒲慕州教授表示,因为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想法,这就要求我们要勇敢摸索,大胆追求自己的兴趣。
互动环节,到场师生积极提问,两位教授真诚、耐心地解答了大家的疑惑。当回答“历史研究的意义”这个问题时,两位教授都给出了非常恰当的比喻:历史就是记忆,当一个社会缺少了记忆时,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不完美的。
编辑:传媒中心 苏海森
(转载需标注来源“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”)